指导思想:
坚持科学发展观,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,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,培养学生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兴趣!
一、健全机构、稳步推进
1、调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,各项活动专人负责,同时并注意各项工作分工并合作。具体分工安排如下:组长:李校长 副组长:周校长
组员:张丽娟 王瑛 朱宪国 金卫洪 方婷 周丹 张海燕各班班主任
具体分工情况:科技创新三小活动,科普培训等由王芳负责; 绿色科普,科技活动周活动由王瑛负责; 科幻画等绘画类活动由周丹负责; 信息类比赛活动由 朱宪国 老师负责;资料的收集和整理、新闻上传由金卫洪负责。
2、突出重点,以人为本,因地制宜开展各项科技活动,尽最大的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,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乐趣,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,体现完美的人生价值,推动学校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。
3、统筹建设科技人文环境,通过合理利用开发校园空间,让学生走进校门,感受到知识的熏陶。注重学生的参与面,活动的内容,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,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鼓励学生“在玩中学、在发现中学、在操作中学”,进一步深化创新教育,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。
4、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,走出去、请进来,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、生活中的科学。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,领略科技前沿的风景!(听科普讲座,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等)
5、开展读科普书活动,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,人文科学的有关知识,培养爱科学的兴趣。利用校园图书馆资源,向学生推荐课外科普读物,培养阅读科普图书的兴趣;结合学科教学素材库中的科普录像,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中增长科普知识,培养科学的兴趣。
二、科技竞赛及创新实践活动。
1、科普基地活动——三、四月
2、科普活动周——五月
3、参加区数棋竞赛——五月
4、学校艺术节科技创新活动——六月
5、区科技夏令营——七-八月
6、科普日活动——九月
7、参加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——十月
8、学校科普活动——十一月
9、科普活动培训总结——十二月
三、建章立制、创造条件、营造良好氛围
1、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会议,布置、协调相关事宜。
2、为科技指导教师创造条件,积极支持并保障落实他们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的时间。
3、进一步加大投入,保证活动经费及活动必须设备的到位。
4、认真做好平时的基础训练工作,大力加强梯队建设,从小培养学生能动手、勤动脑的良好习惯,并且保持良好的运转机制。为各级各项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5、培养训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县、市级科技竞赛。
2015.1